时间:2018-04-21 14:42 来源:未知 阅读: 次
3月23日,有消息称滴滴利用大数据“杀熟”,同样的出发点和目的地,价格却不一样,而且远距离来看,苹果手机要比安卓手机贵4块左右。
对此,滴滴出行CTO张博通过官方微博声明,滴滴平台不允许价格歧视,打车价格更不会因人、因设备、手机系统而异。滴滴从未有过任何“大数据杀熟”的行为,以前没有,以后也永远不会有。
其次,“预估价”和“实付车费”是两个概念,“预估价”是为用户提供行前车费参考,会实时波动,“实付车费”是根据每个行程的真实状况标准计算得出的支付价格。
据张博介绍,造成“预估价”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,一是每个行程的预估价是根据乘客定位、实时路况、预估行驶里程、时长计算预估的,这些变量都会影响预估价。
二是滴滴显示的预估价金额=预估价-优惠券抵扣金额,三是乘客发单时所处的网络环境是复杂的,可能是移动网络,可能是Wi-Fi网络,乘客也可能是在诸如机场、火车站、地下停车库等建筑结构较为复杂的场景,这些都会影响到用户的定位信息,最终经纬度坐标产生细小误差从而影响预估价的估算。
经过笔者实测,在安卓和iOS设备上去同一目的地(上车地点相同),预估价格完全一致,并没有所谓的大数据杀熟情况。
(注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,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您告知,邮件2790325351@qq.com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。)